很久沒回去了,所以其實這次有一點算是「近鄉情怯」吧…
說是要回去賞桐花,但因為氣候異常,此時的桐花已經掉光。
但本來,就是回去看看親人,賞花不賞花,都還在其次。

早上九點四十九的車,但不知為何票劃成5/18。
而且還被放進站了…還好重號的媽媽好心讓了一個位子給奶奶坐,我跟媽媽就從板橋站到苗栗。
到了苗栗,奶奶跟舅媽她們去玩,在車站也巧遇大姑姑,我們就一起走去叔叔家,再從叔叔家去這間景觀餐廳吃飯。

蘭庭農莊。
Photobucket

這是其中一面的庭園,滿大的。庭園外面還有一大塊芋頭田。
Photobucket

庭園造景。再過去也是芋頭田。
Photobucket

庭園造景。很妙的小溪,有一段跟步道差不多高度。
Photobucket

Photobucket

迴廊。
Photobucket

第一道菜:生魚片。
很大一條船…
Photobucket

看起來很新鮮又很好吃。
但我只吃一片鮭魚而已XD
Photobucket

Photobucket

苗栗名產桂竹筍的小菜。
Photobucket

然後,這是我的最愛:芋粄。
Photobucket

這道菜一上我就很興奮,我叔就覺得奇怪問我為什麼,更奇怪的是我有吃過。
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小時候常在大伯家外面看到一個阿婆挑擔子在賣,然後我都會跑回大伯家跟爸媽要點零錢去買來吃。一次大概都吃兩個。
不過我那時買的是水粄,也就是底下是像碗粿的米漿做的,而不是芋頭籤。
但上面的韭菜豆干料是一樣的,超好吃。
我是不愛吃韭菜的人,但只有水粄跟我奶奶的韭菜盒的韭菜我愛吃。
叔叔說,他以前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吃,但長大到了台灣各地,發現只有苗栗在賣。
而我,居然在還沒上小學吃過幾次後,就一直記到長大。
在台北三十幾年,也真的從沒看過哪裡有在賣的。
果然就如我爸說的:我是山東嘴,客家胃。
其實就連客家菜包(也有稱豬籠粄),台北也很少找到好吃的。
而好吃的,又沒有天天賣……= =

這道菜上了之後,我吃了兩大碗。也一直稱讚芋頭好吃。
Photobucket

叔叔說,其實苗栗的芋頭也很好吃,但推銷到外地,都變成「大甲芋」。
我有點大驚,苗栗自己就產芋,為何要掛別人的名呢?
後來叔叔又說,大多的芋農都是從大甲來的,而且苗栗政府之前不會行銷,所以就錯失了這個機會。但這道芋粄的芋頭,是苗栗產的,吃起來鬆鬆棉棉,香氣四溢,對於愛吃芋頭的我,真是太幸福了~

我叔叔是一個很博學多聞的人,而且據說有一年醫師年會之類的,他上去演講。
因為是正式公開場合,自然是說國語。
底下就有人說「幹嘛不講台語啊,是不是台灣人啊」之類的。
我叔叔超酷,第二年他上台演講的語言是某一族的原住民語。
他是真的會講,因為他以前有去山上義診,學了好幾種原住民語。
雖不是每種都精通,但也很令我佩服。

吃完之後準備要上山去民宿,叔叔又帶我們開車繞了一下。
在一個分岔路我看到:往左公館,往右銅鑼。
叔叔往右開。
我原本以為銅鑼也可以通公館。
結果叔叔是帶我們到一個「客家大院」的園區去。
不過因為實在太熱了,我們真的只有繞了一下就走。
希望下次天氣涼一點時再去仔細逛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seCar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